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汇率的波动幅度空前加大(如近年来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许多种货币的大幅贬值),国际资本流动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各国内外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经济学家们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思考(当前国际货币经济学理论研究突出地表现为“问题导向”,即实践中什么问题突出就研究什么问题)。他们的思考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汇率、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问题和国际货币体系三个方面。这些问题也就是国际货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国内人们常说的国际金融理论实际就是西方国家的国际货币经济学。
作为一家享有盛誉的出版社,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组织在这个领域颇有研究的十位专家(其中包括多恩布什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共同编写了《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一书。
我认为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有三点意义:
第一,改革以来,国内介绍西方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书(包括译著)不胜枚举,总的看来,这些书对于提高国内经济学界学术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坦率地讲,国内学术界对于国外1970—1980年以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的跟踪很不够,对于国外同行的研究前沿及状况不甚了解。而此书的翻译出版则无疑为国内学术界跟踪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国际金融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参考。比如说,通读此书之后,我们可以加深对著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理解。明白其在国际货币经济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多恩布什在书中通过对此模型进行扩展就得到了新的调整过度汇率模型!)。
第二,此书对于广大经济学研究者是有益的参考资料,对于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也是帮助专业课程学习的有益参考资料。因为这本书(乃至这套经济学前沿丛书)在西方国家恰恰就是为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写的!需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各章都是典型西方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可以成为我们写文章的一种借鉴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之一是旁征博引,注明各种观点的出处,并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而国内学术界在此方面并不规范(目前较规范的是《经济研究》期刊中的文章),往往不标明他人观点的出处,甚至不列出参考过的文献名,使得读者不容易把握哪些观点是由作者先提出的。
和其他西方经济学文献一样,书中有大量的数学分析,可能会使中国的读者不太适应。因为同西方的情况相比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对数学的运用是很不够的。通过此书中的一些文献,特别是多恩布什的文献,我们可以熟悉西方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常用的一些数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感到陌生甚至害怕,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数学基础薄弱(我们知道在美国许多院校经济系的本科生是和数学系的学生在一起听课的,而中国经济类的大学生则学习相对简单的数学教材),另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学教育目前还较少地涉及数学运用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学生对数学运用不熟悉。比较看来,也许后一个原因是更主要的,本书中出现的数学实际上都超不过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线形代数和概率论)课程的范围,如果具有这些知识基础的读者肯下点工夫去钻研一番,就可发现原来你自己也可以看懂西方经济学中看似高深的数学表述,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再会对这些数学符号感到陌生或害怕了。
第三,这本书对于我们国内经济学界和出版界也有很好的启发。国内经济学界也可在适当的时候把各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状况通过论文集的形式编辑成书出版,以便使经济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能及时了解其所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激发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最近由林毅夫教授主编的一套经济前沿问题丛书的出版,也清楚地反映了国内经济学界和出版界正在朝这个方向进行努力和尝试。
总的说来,《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非常准确精练地概括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经济研究的发展前沿,这本书非常适合经济类尤其是国际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的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也非常适合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的参考资料。作为一本论文集,实际上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篇典型的西方经济学文献。您从其中学到的将不仅是国际货币经济学的理论,还有经济学论文的规范写法和大师们的研究方法。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想了解和把握国际货币经济学乃至经济学发展的人,都一定能从本书得到有益的启发。